2016【台灣步道】嘉義阿里山特富野古道
嘉義特富野古道(6.32公里,全程走完4小時),如果從另一頭入口進入特富野,則是一直往上爬的階梯,一般團客會從自忠入口沿途紅檜巨木、日式舊鐵道,跟見晴懷古步道氛圍很像,這次走在步道天氣正好,楓葉🍁正紅。備註:楓葉不在步道上,是快到入口的路邊旁,步道風景是古木參天,巨型紅檜樹頭很壯觀。
如何前往,可詳見林務局官網。
回Top
特富野古道
嘉義縣阿里山鄉;南投縣信義鄉
全程走完6.32公里
路面狀況:木棧道、礫石枕木
健行筆記:https://hiking.biji.co/index.php?q=trail&act=detail&id=315
鄒族神話傳說
-
特富野在鄒族的神話裡,是天神哈默在大洪水退去後,帶領著族人從玉山下來所踏下的第一個足印,第二個則是達邦(特富野、達邦為現在的阿里山鄒族二大社),第三個足印在石棹、第四個是番路鄉公田村,最後一腳則踏出了嘉南平原。 而特富野古道是以前鄒族在出草、行獵、探親、通婚時所走的道路,到了日據時期,因為此地豐富的森林資源架設了軌道(舊水山線鐵道),用來運送紅檜、扁柏等珍貴木材。民國91年,林務局耗資整建自忠到特富野間6‧32公里舊路,成為現今熱門的景觀步道。
-
入口有一個超好認的信義鄉大石,再往前幾步就是南投縣信義鄉了。
這裡可以看得出來要全程走完就是6.32KM,還有海拔2300M。
昔日的阿里山林場線地圖,塔塔加到自忠這段就是我們現在走的步道。
NO.1號橋到達時間約09:21,走到NO.13號橋便開始陡下到特富野部落。
日治時期所保留下來的運材鐵軌,可以想見當時運送多少的木材下山。
高海拔寒冷地區枯木分解速度慢,形成在低海拔區不易見到的白木。
2號橋到達時間約09:35,經過橋之後,有個小涼亭可供登山客們休息。
微涼的氣候,走在高聳的林間非常地舒適(陽光照射反差太大,拍得太黑請見諒)。
這裡的景色與光線的美,呼吸之間充滿芬多精,已經美到讓我捨不得離開。
拍攝工具
-
SONY A580(Vario-Sonnar T* DT 16-80mm F3.5-4.5ZA)
更新資訊: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2021年8月起進行橋梁整修工程,原定2023年6月底完工,因廠商施工進度落後,步道自0到3公里.75封閉禁止通行,預計10月重新開放、服務山友。-
SONY A580(Vario-Sonnar T* DT 16-80mm F3.5-4.5ZA)
如何前往,可詳見林務局官網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