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下呂除了著名的溫泉之外,還有個易地重建的合掌村建築聚落。
行程內容
-
【水明館】→下呂溫泉合掌村→下呂溫泉散策→下呂溫泉【水明館】
這一天早晨,睡眼惺忪的我被窗外大雨聲驚醒,拿起手機查天氣資訊,發現往【白川鄉合掌村】路上,路面微結冰路況不佳,為了避免危險,只好放棄【白川鄉合掌村】,改去近距離的【下呂溫泉合掌村】。和家人溝通後,我們這天的行程完全不趕路了,省下了來回將近二百公里的路程(大概需要三個多鐘頭吧)!大伙決定在飯店享受溫泉,悠哉吃早餐,再到當地溫泉街好好逛逛。
01
水明館庭園
/

水明館的庭園造景禪意十足。

下著雨的池塘裡,還有綠頭鴨在裡面嬉戲。

外頭的低溫讓整個庭園煙霧繚繞,宛如仙境,只是坐在大廳,靜靜的看窗外都是一種享受。

飯店外還有個小小的神社讓旅客參拜。
02
飯店早餐
/
常磐提供約 30 種不同菜餚的自助早餐。朝食: 6:50~10:00 (最後入場時間9:30)。因為我們是泡湯完才去吃早餐,此時餐廳裡已是人山人海,怕影響到其它的客人,就沒再多拍餐廳照片了。

位於飛泉閣1樓的開放式大空間,座位數268席。

自助式早餐,和、洋式餐食都有可自行挑選,選擇十分多樣。

他們提供的餐盤有兩種,早餐吃日式的可以拿扇形的裝取各種日式小菜。

若是西式有圓形的盤子,忍不住又去拿了第二輪,主食為西式麵包跟生菜沙拉。
飯店內的小朝市
-
水明館真的是一個很大的觀光飯店,在飯店內居然有一個小小的朝市,設置在走廊的廊道中央,待老大在房間內洗腎的時間結束,我們跟飯店借了幾把雨傘,便開車往【下呂溫泉合掌村】前進。有詢問老大洗腎狀況,還好嗎?會疲累嗎?也許是出國遊玩很開心,他還可以跟得上我們安排的行程。

除了當地特色名產外,還有一些伴手禮之類的小飾品。

除了當地特色名產外,還有一些伴手禮之類的小飾品。

除了當地特色名產外,還有一些伴手禮之類的小飾品。

除了當地特色名產外,還有一些伴手禮之類的小飾品。
03
下呂溫泉合掌村
/
下呂溫泉合掌村
岐阜県下呂市森2369
2017票價,成人票價800 日圓,中學生或以下400 日圓。
營業時間:8:30-17:00(最後入場時間16:30)
官網 https://www.gero-gassho.jp/
【下呂溫泉合掌村】是將原本位於白川鄉的十多棟合掌屋,拆解後移到此處重建,並規劃成戶外博物館,裡面有不少建築是日本國家指定重要民俗文化財產。聚落裡還保留了許多白川鄉的生活用品、器具設施、日式造景、工藝體驗等,供遊客參觀,還有餐廳可以休息用餐。從水明館開車約五分鐘即可到達,停車場往合掌村的路上,美麗的楓紅已經讓我們拍個不停,入口售票處。
入口處
-

從停車場有一條路可以走上去入口區。

入口的這棟建築物,也是合掌式建築。

特地拍下入場料與開村時間給大家參考。

桌上除了導覽DM,也提供印章讓遊客蓋章留念。
合掌屋建築方式
-
進入園區後,第一棟出現的建築是舊岩崎家住宅主屋,售票處的舊大溝家為「平入式」建築,而舊岩崎家則為「妻入式」建築。

合掌屋依屋頂方向,建築方式分為「平入式」及「妻入式」。

合掌村之所以受到觀光客喜愛,就是因為建築物的造型宛如童話小屋。

不同的小屋,分別為不同功能的展示館。
民俗資料館
-
舊岩崎家住宅主屋為江戶時期的建築,茅草屋頂就像是本打開的書本般蓋在上面,是1968年從白川鄉移建而來,內部改建為「民俗資料館」,是國家登錄的有形文化財。展示了過去的生活樣貌,包括古籍、農具、民生用品,可以登上二樓欣賞合掌村全景。

斐太後風土記是一部關於飛驒地區的風土記。

提供飛驒地區歷史、地理、人文、自然等各方面的重要資料。

從合掌屋內部可以清楚看見屋頂的構造,是種完全不使用釘子的建築方式。

頗具歷史感的盔甲,不知道有什麼來歷。

最後一張照片中,文章甚至還提到「臺灣の新高山」,指的當然是玉山囉!

走出民俗資料館,發現一旁有個小手湯,上面還坐了隻下呂青蛙,溫泉讓我們冰冷的雙手瞬間回溫。

真的很想仔細記錄,這些珍貴的古日本文化素材,因為我們沒有參與導覽於是也是能先拍照紀念。

進入合掌村不久後,雨勢漸漸變小,讓我們終於可以把握機會,好好參觀這有如童話般的世界。

這個季節的合掌村,黃色,紅色,多彩繽紛的楓葉可是搶盡了鋒頭。

天公不作美,楓紅萬紫絲毫不受天氣影響,十分亮眼。

雖然光線不足,但襯托更加飽和的顏色。
舊大戶家住宅
-
舊大戶家住宅已經有近二百年的歷史,1833年由白川鄉遷建至此處,1846年建成,花了13年建造,約有四層樓的高度(13公尺)。展示了合掌造建築的獨特結構和生活文化。

舊大戶家住宅是這裡最大的合掌屋建築,同時也是國家指定重要文化財產。
市倉食事處
-
逛到這個時間點,大家的肚子也有點餓了,剛好我們也來到【市倉】食事處,就進來找找有什麼吃的吧!走進食事處,溫暖的空氣伴隨著香氣,那焦香味讓我們口水直流,立刻點了幾份來解解饞。

烤爐旁圍繞著一圈的烤魚,這是小時候常在哆啦A夢中看到的場景。

向店員點完烤魚後,店員會再拿到烤網上加熱才會送上桌。

烤好的山女魚,外皮酥脆、魚肉鮮甜,店家讓我們嘗到最原始的美味。

吃素食的長輩則是點了二串烤蒟蒻先墊墊肚子。
散步合掌村
-
飽餐一頓後,雨勢終於停歇,終於可以放下雨傘,好好的用相機紀錄這裡的美景了。就像置身於童話故事中,如此繽紛的楓葉景色,讓我的相機快門狂按下數十張的美景照。

山嵐、楓紅及合掌屋,交織成如畫般的景色。

就算楓葉被雨打落一地,依然美不勝收。

不同季節到訪一定都有景色變化,合掌村氛圍真是迷人。

結合了傳統與自然,營造出一種寧靜祥和的氛圍。

悠悠翻轉的水車小屋,構成一幅美麗的鄉村景色。

旁邊紅色的楓樹整個火紅,彷彿來到歐洲小鎮。

合掌村裡提供的陶藝彩繪體驗,依照製作種類有不同的收費,陶藝留言牆。
飛驒高椅神社
-
參觀完【合掌之里】,在高椅神社的前方還有個隧道入口,可通往地勢較高的【歲時記之森】和【萬古庵茶坊】,因為才吃過東西,就沒再進茶坊,那邊有一座著名的溜滑梯(全長大約175公尺),但這天因為氣候關係並沒有開放。

看了一下園區地圖,整個園區已經走得差不多了。

這裡的高椅神社,是掌管料理的神,參拜完後不知道自己的料理才能,能不能晉升阿基師或詹姆士之流。

我們僅僅逛了一圈,拍了幾張照片,參拜青蛙神社後,便往出口走去了。

可愛的青蛙神社,供奉六種吉祥青蛙,分別為年輕青蛙、平安青蛙、金錢青蛙、緣分青蛙、迎客青蛙及尋獲青蛙。

下呂溫泉合掌村的參訪,也在參拜完青蛙神社後告一段落。
這個合掌村內容十分豐富,裡頭包含了歷史悠久的合掌建築、各式各樣的文物展示及體驗活動,都為此增加了不少可看性,我們大約在此停留了三個鐘頭,是個值得推薦的優質景點。
04
下呂溫泉街
/
地圖可以於官網下載喔
在我們結束行程後,大伙決定先讓長輩回飯店休息、也讓老大可以在房間處理洗腎的作業,而我們則是漫步在溫泉街上,體驗當地人的生活、品嚐美食、購買伴手禮。

從旅館出發往下呂溫泉神社的方向走,享受午后時光。
ヤマカワ招猫支店
-
走出水明館後不久,便出現超顯眼的招財貓,名產店【ヤマカワ招猫支店】,來往的旅客無不停下腳步合照,店內商品琳瑯滿目。逗留了一會,我們走在【下呂大橋】,在大橋上涼風帶著微微寒意,不經意的發現,橋下有座露天足湯,有人正在泡腳呢。

好大的招財貓喔,忍不住要跟貓咪拍一張照片留作紀念啊。

日本的人孔蓋都有當地特色,下呂溫泉的特色你看出來了嗎?

泡腳的人滿少的。
加惠瑠神社
-
走進溫泉街後,便看到小巧的-加惠瑠神社,神社裡供奉著下呂地區的吉祥物-青蛙,而這可愛的神社,不管是手水舍或是石燈…等,青蛙的身影無所不在,經過的時候不妨參拜一下,若是有投錢進賽錢箱,青蛙神還會跟你道謝並呱呱二聲。

「かえる」在日文中,除了代表青蛙外,也有著歸返的意思,所以也是個祈求平安歸來的神社。
飛驒牛
-
參觀完神社後,大伙便轉往另外一頭,不久就發現我們最愛的飛驒牛出現在眼前,當下立即發下豪語,今天只要是飛驒牛的料理,我們一樣也不放過,便開始了一趟飛驒牛的美食之旅!飛驒牛軟嫩的肉質入口即化,吃完後讓人口齒留香、回味無窮。

第一間遇到的店家-湯島庵,販賣的是飛驒牛握壽司,壽司現點現做。

飛驒牛握壽司拿在手上,牛肉的香氣撲鼻而來,牛肉的油花豐富甜美。

飛驒牛握壽司。

湯島庵的握壽司,讓人用輕鬆的價格享受飛驒牛的美味。

旁邊有好多地酒,要不是還有晚餐真想每一個都來品嘗看看。

不一會又找到一間販賣飛驒牛咖哩麵包的店家,毫不猶豫的跟著人群排隊了。

這間的咖哩麵包,外面的外皮炸的香酥可口,裡面包有整塊的飛驒牛肉,搭配鹹甜適中的咖哩醬汁。

一個麵包才$300日幣,咬下去香氣四溢,真的好划算。可惜的是這家店現在好像已經暫停營業了...

麵包店的手寫黑板好可愛喔。
飛驒牛串燒店
-
當我們準備走回飯店時,發現路邊的串燒店,將牛肉烤得滋滋作響、香氣四溢,受不了誘惑的我們,當然是又拿出錢包,順手買了一串來享用。而這路邊的小店也沒讓我們失望,烤的微焦的牛肉,一口咬下才發現肉質依舊軟嫩,且僅使用鹽巴提味,讓牛肉的鮮甜完整的呈現,確實令人驚豔。

老闆娘專心的烤著牛肉串。

串燒方式的飛驒牛,若再搭配一杯啤酒,肯定是人生一大享受。
05
晚餐【松園】
/
結束了悠閒的溫泉街巡禮,我們選了間離飯店不遠的小店-【松園】享用晚餐,大家各自選了不同的料理,也點了老闆娘特別推薦的【朴葉味噌飛驒牛】來品嚐,在充滿歡樂和美味的空間裡,結束了這天的旅程。

上桌的第一道是牛肉燒定食套餐,陶鍋讓肉與蔬菜悶煮後更香甜。

牛肉加熱後的香氣及肉汁,增添不少風味。

第二道套餐為炸豬排,酥脆的豬排沾點芥末,令人胃口大開。

朴葉味噌則是高山地區的鄉土料理,這算是鄉土料理之一。

朴葉淡淡的香氣淋上微鹹的味噌,搭配飛驒牛洽到好處,值得一試。
回Top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