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【東歐奧捷十日】Day1、2-維也納、米爾貝拉宮、薩爾斯堡、哈斯達特


維也納薩爾斯堡的街頭,隨時都可見演奏樂器的藝術家。

行程內容
【台灣】→【維也納】→【米爾貝拉宮】→【薩爾斯堡】→【哈斯達特】→【哈斯達特歷史飯店】

01
出發啦!

我們搭老爸的順風車,前往機場踏上我們的奧捷之旅(到機場的時間大概提早了五個鐘頭= ="),終於到了登機時間,飛機卻又不知什麼原因延遲起飛,多等了一個鐘頭才上飛機,這時已經是晚上十一點多了。


在機場瞎逛吃喝、閒晃等待,雖然時間很久,但因心情一直很雀躍,所以並不覺得疲倦。


桃園機場其實滿大的,若是有貴賓室可以使用的話更好。


經過五個鐘頭的等待,終於要上飛機了。

小插曲
為了享受早鳥優惠,我們提早三個月決定旅行團,結果在要刷卡時發生了小插曲,就是我的信用卡竟然額度不夠!於是急急忙忙打電話到銀行提高額度,弄了二天才成功付款(實在沒有過單筆如此大金額的消費~XD),一人一箱,外加一個近10KG的相機後背包。確定刷訂OK後,接著便開始更換外幣、採買物品、整理行李,等待出發


今天就從維也納機場出發開始跑行程,最後抵達世界最美的哈斯達特小鎮。

在飛機上,穿著盡量輕鬆舒適,畢竟飛行時間蠻長的(飛行時間長達約13個小時),可以在飛機上好好的休息就好。


華航直飛維也納,飛機餐-米飯類。


華航飛機餐-麵食類。


就在吃東西、看電影、睡睡醒醒中,我們到達了【維也納機場】。


接著好幾天我們搭乘的遊覽車,座位算是舒適的。

02
午餐 中式料理

一下飛機,大約是維也納的早上八點左右,導遊將大家集合起來,並留一點時間給大家梳洗打扮一下,因為時差的關係,一到維也納就開始第二天的行程。坐上車後,看到的一切都是新奇的,雖然在飛機上沒有真正的休息( 睡不著 ),奧地利森林覆蓋率將近百分之五十【46.7%】,沿路上的景色令人心曠神怡。導遊在車上大概自我介紹了一下,她叫做JOYCE,然後讓團員互相稍微認識,萬一跟錯團還找得回來。


興奮的心情讓我們捨不得閉上眼睛,在遊覽車上導遊都會跟我們互動。


下車後帶著大家到餐廳用餐了,我們的第一餐是中式餐廳。


雖然是中式餐廳,和老闆閒聊時發現,老闆是台中人!


用餐時不時會稍微問我們,味道還可以嗎。


熟悉的餐點上桌,大家很快就吃完了。


在奧地利的第一餐滿豐盛的,居然還有炸蝦。


看得出來這是台灣料理,菜都還可以算是好吃的中式料理。


蛋花湯有點像是酸辣湯那種湯底,我們的第一餐是中式餐廳。


最後的水果不是我們常見的柳丁,是當季水果葡萄耶。


吃飽喝足後,我們正式朝第一個景點【米拉貝爾宮 Schloss Mirabell】前進。

老闆到奧地利已經十幾年了,雖然一年只回台灣一次,但對台灣的狀況還是十分熟悉,在奧地利也看台灣節目,當然包含了政論節目!至於第一餐老實說,因為有點疲勞印象不深。跟之後再吃到的中式餐廳比起來,倒是習慣多了。

03
米拉貝爾宮

在遊覽車上,導遊大概介紹了一下米拉貝爾宮【Schloss Mirabell】的一些小故事,包括米拉貝爾宮建於西元1606年,是當時的大主教為他的情婦所建,由著名的埃爾什設計,宮殿中大部分在1818年因火災燒掉了,現在所看到的,多為後來重建。米拉貝爾花園是著名電影《真善美》的場景,當時導遊在介紹時,我們並沒有太多共嗚,畢竟那電影不屬於我們這個年代,但回家谷歌了一下,發現我們有聽過DO-RE-MI,只是我們無法將電影跟歌曲連在一起。


著名的米拉貝爾花園,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巴洛克式花園,而遠方的山頭上便是【蕯爾斯堡 Salzburg】。


大花園是米拉貝爾宮的中間核心區域,有噴泉、雕像、精緻的花壇。


天馬噴泉是米拉貝爾宮內最著名的噴泉之一,為花園增添了藝術與神話氛圍。


這裡就是《真善美》著名場景,女主角帶著七個小孩在此唱出膾灸人口的「DA-RE-MI」


以上為節錄自維基百科,電影《真善美》擷取的電影畫面。


米拉貝爾花園融合了文藝復興的典雅與巴洛克風格,為世界十大美麗花園之一。


花園的重點為幾何對稱,修剪整齊的綠籬和多樣化的植栽,增添了藝術氣息和視覺焦點。


花園內有許多以希臘神話為主的雕像,如埃涅阿斯、赫拉克勒斯、帕里斯等。


花園內種植各色花卉和灌木,色彩繽紛,層次豐富,展現出秩序和均衡美。


米拉貝爾宮於1818年以新古典主義風格進行了修復。


路邊隨時可見有人在演奏樂器,另外一邊也有街頭藝人。


巴洛克風格的樹籬迷宮、高雅秀麗的雕塑與大理石等,妝點了花園的不凡氣派。

04
莫札特出生地


結束米拉貝爾花園的行程後,導遊帶著我們往舊城區的格特萊第街前進。

格特萊第街 Getreidegasse(又稱穀物巷),這裡是條從舊城區延伸出來的街道,除了街道商家們掛著美麗的鑄鐵招牌外,亦是家喻戶曉,音樂神童-莫札特的出生地。莫札特是在這棟房子的四樓出生,並一直住到十七歲才離開,也是遺物保存最完整的地方,甚至有一把莫札特小時練習用的小提琴,但時間有限,我們並無入內參觀。


滿多人在入口處等候,導遊說裡面滿小的,所以不太適合整個旅遊團入內。


漫步在舊城區的格特萊第街小巷內,踏在歐洲的石板路上,3米寬的購物街兩旁是店鋪。


眼前可見都是造型特別的店鋪招牌,鑄鐵招牌是這裡最大的特色之一。


招牌上有各式雕花,我們拍了幾張覺得非常吸引目光的造型。


我們到達格特萊第街廣場時,剛好當地在舉辦類似園遊會的奧地利市集活動。


白髮版的瑪利歐,有團員說他也滿像肯德基爺爺~好酷。


導遊便約定好集合時間、地點,放牛吃草,讓我們可以自己逛個過癮。


廣場上人潮絡繹不絕,好不熱鬧。市集還有小型遊樂園。


隔著玻璃看著美食,口水都要流出來了。


格洛肯斯皮爾咖啡館(Café Glockenspiel)外牆上的浮雕壁畫。


集合地點就在這棟顯眼的建築物前面,離開前再拍一張不同的角度。


往回走到路邊的這棟是莫札特故居【Mozart Residence】,和出生地是不一樣的。


這裡真的很有古典藝術歐洲的文化氣息,路上不少觀光馬車。


既然來了導遊特地帶我們走薩爾察赫河邊,這裡有觀光遊船的服務。


馬卡特橋以紀念奧地利歷史畫家漢斯·馬卡特(Hans Makart)而命名,是薩爾茨堡的地標之一,作為「愛情鎖橋」而聞名。


演奏者吹奏著排簫,歌曲為著名的秘魯歌曲《老鷹之歌》El Cóndor Pasa。


最後用莫札特的黃色小鴨,為薩爾斯堡做個結尾。

05
哈斯達特

沒多久便到了今天的第二站【哈斯達特 Hallstatt】。一下遊覽車,大家眼睛都亮了起來,手機跟照相機的拍照聲音此起彼落,被稱為是世界上最美的湖畔小鎮,果然是名不虛傳。穿越過蜿蜒的小巷,盡頭是小鎮的信仰中心。


就是這個景色,讓我的相機拍了不少照片,記憶卡容量差點要滿了。


傳統木屋群,整個小鎮都是著名景色。


我們抵達碼頭邊,導遊留了15分鐘讓我們拍照後就往小巷街道走。


傳說是上帝加持過的水,幫助大家渡過黑死病流行的年代。


馬克廣場周圍的建築形成一個小市集,廣場中間為黑死病紀念柱(建於1743年)。


每個人的屋外,佈置都別具巧思。


整座小鎮美得讓人驚嘆連連,讓人想在這裡走個一整天。

走過巷街小弄後,我們終於抵達今日住宿飯店,同時也會在飯店餐廳用餐。因為篇幅已經太長了,所以下一篇再來介紹我們住宿的哈斯達特飯店吧!

後記
薩爾斯堡跟哈斯達特是兩個完全截然不同的城鎮,兩者距離大約開車一小時多,先從大家熟悉的音樂家再到世界知名的世界遺產小鎮,今天的行程已經滿足大家視覺,明天要來好好逛一下哈斯達特小鎮。

回Top

留言